学科规划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规划

北京工商大学“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规划

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08-10-22  浏览次数:      点击字号选择阅读: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时期我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1、新增本科专业10 个,新增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2003年学校获得联合培养博士生资格,2004年会计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生。形成了具有本科专业 41个(其中招生专业36个)、硕士点29个(含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覆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7个 学科的多门类学科,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博士研究生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如表1所示:

2、“十五”期间,经北京市批准的重点建设和工作的学科专业有:重点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4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点改造专业11个,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如表2所示:

3、“十五“期间,学校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8人;招收硕士生1523人,授予硕士学位835人,“十五“期末在校硕士生1036人。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层次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新增二级学科

新增本科专业

硕士点名称

批准时间

专业名称

设置时间

合计

2(新增)

11

/

10

/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2005年

 

 

应用经济学(2005年新增)

财政学

金融学

国际贸易学

 

2002年

2002年

2002年

 

 

 

文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2005年

 

 

理学

化学

 

 

化学

2001年

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04年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

2002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2005年新增)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

2005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04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2003年

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

2003年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005年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2002年

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2002年

2001年

财务管理

2005年

 

 

技术经济及管理

2005年

 

 

表1:“十五”期间新增学科、专业一览表

表2:“十五”期间北京市重点(建设、改造)学科一览表

学科门类

重点学科

重点建设学科

重点建设专业

重点改造专业

重点实验室

合计

2

4

4

11

1

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贸易经济

法学

 

民商法学

法学

 

 

工学

应用化学

环境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实验室

自动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管理学

 

会计学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

文学

 

 

 

广告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增学科、专业未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学校“十五”时期实际申报的本科专业中有5个为规划申报专业,硕士点中有10个为规划申报专业,博士点中有5个为规划申报专业;与规划新增的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在门类及数量上均有一定的差别。具体情况见表3:

2、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进展缓慢。学校虽然加大了对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近期也制定了针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但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上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3、学科建设水平与办学层次亟待提高。我校至今仍不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大大制约了我校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与学校的地位也极不相称,同时也限制了我校与国内外院校合作交流的空间。

4、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不够突出。尚未形成优势学科和极具特色的学科群体,学科间交叉、渗透和融合不够;学科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学科层次急需提高。

5、各学科硕士点分布不均衡。部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较少,且每个硕士点研究生数量也少,因而无法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6、部分硕士点研究方向不明确,特色不明显;大多数学科尚未在国内确立有影响力的地位。

7、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整体水平不够高,技术开发能力不够强。具体体现为被国际SCI、EI、ISTP、SSCI四大检索机构收录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多,科研经费总量不高。

表3:“十五”期间新增学科、专业执行情况表

学科门类

博士点

硕士点

本科专业

产业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国际贸易学△▲

经济史△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国民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刑法学△▲

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工业工程△▲

环境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测控技术与仪器△

 

信号与信息处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软件工程▲

计算机软件及理论▲

 

材料物理与化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食品科学▲

 

无机化学▲

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MPA△

管理科学△▲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物流管理▲

 

新闻学△▲

 

设计艺术学△▲

传播学▲

 

注:标△者为拟新增学科,标▲者为实际申报学科,标△▲者为实际申报的拟新增学科

8、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多数学科尚未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学术交流的频度和广度不够。

9、导师队伍中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不足。部分学科缺少学术带头人,尚未形成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梯队与团队,缺乏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部分导师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研究课题,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0、学科建设经费不足。研究生教学设备与研究型实验室投入偏少,尤其是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数量少,不能满足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1、我校由部属院校转为北京市属院校,由行业办学转为面向地方办学后,学科的结构尚不能完全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发展方向、研究生培养方向及科研课题研究方向与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缺乏运行机制。学科建设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有些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不明确,学科带头人没有实际权力和责任,缺乏对学科带头人的评选、考核和奖惩。

2、目标不明确。规划中关于学科建设的目标主要涉及到新增学科,对于已有学科的建设目标则不尽明确,且部分常规性建设目标缺失,导致学科建设无法循序进行。

3、措施不得力。规划中关于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宏伟的,但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措施保证,加剧了目标实现的艰巨性。

4、制度不健全。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系统工作,需要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学校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而学校岗位变动频繁在增强竞争机制的同时,也加剧了学科带头人的短期行为,加之缺乏对学科带头人的相关激励和约束,学科建设在实施中无法建立长效机制。

二、“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主要机遇

1、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适应首都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校在多个学科方向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建成适应21世纪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这与“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一致的,能够满足北 京市人才强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需求。

2有利的发展环境

当前,国家的政策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加大;首都北京整体良好的学术 氛围也提供给学科建设有利的发展环境;而我校的前身均为中央部委的直属院校和所属行业内的重点院校,各自为所属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学校的组建有利 于经、管、工、理、文、法、史诸多学科的互相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符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

3、研究生招生和毕业生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我校为市属重点建设大学,把为全国和首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目标。我校培养的研究生大都是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需求量很大。因而招生就业两旺,已形成良性循环。

4、拥有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自建校以来,已培养和锻炼出一支理论基础较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与科研队 伍。现有在编高级职称者332人,其中正高职称者7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77人。学校将继续加大引进与接收研究人员的力度,加 大对在校教职工的培训力度,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也在不断加强。

5、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已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生教育经验,各硕士点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检查评估均为合格,培养质量较好。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企业的领导与骨干,在社会上受到广泛欢迎。

6、良乡新校区的建成和使用极大改善了学科建设的条件

良乡新校区建设共完成16个单体建筑,教学科研区近13万平方米,其建成和使用为学校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 地、技术研发基地和知识服务基地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时,阜成路校区将逐步建设成为研究生培养基地,可供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将 极大改善,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主要挑战

1、目前国家的学位点布点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北京地区已趋于饱和,今后国家对学位授权的审核工作将更加严格,每次学位授权点的数量也将逐步减少,这使得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工作更加困难。

2、“十一五”时期,各高校间对人才的竞争将逐年加剧,学科建设将在培养合格的带头人、稳定学术队伍等人才竞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3、学科建设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不断增加学科建设积累,加强学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化学科布局,建设具有前瞻性和符合首都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学科,这些无疑也会对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重大挑战。

三、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根据“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 结合北京市人才强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按照学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创特色的基本原则,走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实现管理水平现代化 的内涵发展道路,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2、实施发挥综合优势,突出学科特点,完善学科层次,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培养质量,适度快速发展的战略。

3、以创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核心,以学科内涵建设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与普遍提高相结合、以重点建设为主的原则,力争使一批有优势和有特点的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

4、加强学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化学科布局;不断增加学科建设积累,努力形成多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领先学科。

5、抓好现有硕士点的特色建设和方向建设,整体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学科创新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进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6、正确处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扩大研究生发展规模的关系,抓住机遇,适度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四、总体目标

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将分“两步走”:

1、 “十一五”前期(2006—2008年),力求夯实基础和重点突破。通过加强基础、调整结构、端正方向、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选出一些具有前沿水平或特 色的学科方向;力争在理学等学科领域取得零的突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努力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确保2个、争取获得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2)争取获得8个左右的硕士学位授权点;(3)建设5~6个重点学科,5~6个重点建设学科;(4)在校硕士生数量达到1600人左右,在校博士生数量 达到40人左右;(5)使学校纵横向科研项目总数突破220项/年,实现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实现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达到1500篇/年,其中 进入核心期刊的论文500篇/年,被SCI、EI、ISTP检索收录文章30篇/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年;申请专利8项/年。为实现我校从教 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2、“十一五”后期(2009—2010年),注重提高水平和快速发展。

重点优化布局、突出特点、培育学术队伍、构筑学术高地、适度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学科水平和优化学科布局,使学 校的学科结构更合理,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重点建设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汇聚一支高水准的学术队伍, 培育出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扩大学术影响;适度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办学水平。

到“十一五”时期末,学校力争实现(1)拥有4~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拥有45个左右的硕士学位授权 点;(3)建设10~12个重点学科,10~12个重点建设学科;(4)在校硕士生数量达到2000人左右,在校博士生数量达到80人左右;(5)科研项 目总数突破350项/年(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150项/年,横向课题200项/年);科研经费总量每年保持20%的速度增长,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和科研 人员人均科研经费13万/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年;申报国家专利10项/年;出版学术著作、译著及教材150部/年;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 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00篇/年以上,其中进入核心期刊的论文700篇/年,被SCI、EI、ISTP检索收录文章40篇/年;科研实力跃居北京市属 市管院校的前列。另外,“十一五”期间拟申报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学硕士等专业学位点。

“十一五”时期末学校初步跨入教学科研型多科性大学的行列,并为下个十年的快速发展、建成多科性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科建设的基本构架如表4所示:

 

 

 

 

 

 

表4  学科建设的基本架构

 

学科门类

一级硕士点/拟申报时间

二级硕士点/拟申报时间

博士点/拟申报时间

本科专业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2009年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09年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数量经济学

统计学

区域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国防经济)

金融学*2009年

产业经济学*2007年

 

财政学

金融学

贸易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统计学

金融工程*

保险精算*

国际金融*

法学

法学*2007年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2009年

诉讼法学*2007年

刑法学*2009年

 

法学

理学

化学

 

 

化学

数学

计算数学*2009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2007年

应用化学

生物化工

化学工艺*2007年

工业催化*2009年

化学工程*2009年

应用化学*2009年

化学工艺*2009年

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2009年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2009年

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2007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2007年

材料学*2009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

控制科学与工程*2007年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07年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7年

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09年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7年

 

计算机应用技术*2009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数字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2007 年

通信与信息系统*2009 年

 

信息工程

物流工程*

机械工程*2007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2007年

车辆工程*2009年

机械工程(一级)*2009年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业工程

包装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汽车服务工程*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2007年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

技术经济与管理

会计学*2007年

企业管理*2007年

会计学

财务管理

财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2009年

 

社会工作*

电子政务*

文学

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2007年

新闻学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广告学

新闻学

数字娱乐*

数字管理*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2007年

 

英语

历史学

历史学

专门史

 

 

注:标*者为拟新增学科专业

 

五、学校现有条件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差距

学校现有条件距离“十一五”时期学校的总体目标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投入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学术队伍方面。学校现有在编高级职称者332人,其中正高职称者76人。根据学校对各学科的基本要求,已 有的29个学科中每个学科应具备5~6名正高职称者,到2007年所有学科均可招生建设时,学校的学术队伍中的正高职称者应至少达到145人,应新增正高 职称者69人;到“十一五”时期末,学校将继续新增4~6个博士点、16个左右的硕士点,新增正高职称者将达到100人以上。加大引进与接收学术人才的力 度、增强对在校教职工的培训、扩大正高职称者的数量等学术队伍培育方面应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2、科学研究方面。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的总目标,学校科研经费要以每年20%的比率增长;承担的科研项目年 均增长率要保持在10%左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的项目要从“十五”时期的年均6项增至“十一五”时期末的10项/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及教材要保持目 前150部/年的良好态势,并力争有所上升;学术论文的发表量要实现大幅增长,从“十五”时期的年均650篇增至“十一五”时期末的1800篇/年,其中 进入核心期刊的论文要达到700篇/年,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要达到40篇/年;申报国家专利要从“十五”时期的年均4项 增至“十一五”时期末的10项/年。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现有在校硕士生1036人,博士生8人,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总量要分别以年均10%、16%的比例增长才能实现“十一五”时期末在校硕士生、达到2000人的目标,考虑到生源数量总体减少的趋势,学校应通过增加学位授权点来加快研究生教育。

四、学科建设投入方面。“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各学科的基本建设完善和普遍发展的基 础上的,目前,学校的学科建设经费一般是指北京市重点学科的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学校对于非北京市重点学科的其它学科的投入很少,多个学科难以得到普遍发 展。学校每年应拨专款用于各学科的基本建设,提升学科建设的总体水平,保证“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六、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学校重点从学科群、学科点、学科方向三个层面上开展学科建设,重点建设优势学科、提炼发展特色学科、积极扶持新建学科、精心培育交叉学科,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学科群建设

根据我校的基础和特点,分别建设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群;建设3~5个颇具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十 一五”时期拟建成学科群如表5所示。

部分学科群需跨学院建设,学科群建设要充分利用多学科、跨学院的资源共享优势,促进学科群中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

学科群要集中人力物力资源,想方设法争取承担国家的重大项目与课题,推动产生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表5  学科群建设一览表

 

学科门类

学科群

二级学科组成

本科专业

经济学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统计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贸易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统计学

经济学

法学

 

法学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刑法学

诉讼法学

法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专门史

 

工学与理学

 

信息与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业工程

包装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化工材料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

生物工程

应用化学

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食品科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

 

会计学

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与管理

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文学

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

新闻学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广告学

新闻学

(二)学科点建设

学科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点。学科点的建设主要按二级学科进行,并努力建设一级学科,学科点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1、已有学科点的建设

规范、提高现有29个硕士点的学科建设。每个硕士点必须确定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原有的优势学科要通过建设,接近或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并发挥其学科优势,带动一批相关学科的发展。

2、重点学科建设

开展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申报不搞终身制,提倡平等竞争,动态发展。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有目的地重点建设若干个学科,使其中的部分学科成长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校拟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较好、与首都社会经济建设关系较大的一些学科,如会计学、民商法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等,争取使之成长为市级重点学科,使市级重点学科的总量保持在5个左右;争取将经济法学、控制理论与控制科学、食品科学、企业管理等学科建设成为市级重点 建设学科,使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总量保持在8个左右。

3、学位授予点的建设

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取得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校博士生人数从目前的8人发展到2008年的40人左右,到“十一五”时期末争取在校博士生人数80人左右。

不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新的学科点,完善学科布局。创造条件争取新增15个左右的硕士点,使我校硕士点 达到45个左右,争取在理科、文学等硕士点上有所突破。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学科为主,工商结合,经、文、法、理、工、管、史多学科相互交叉、渗 透、融合的合理学科结构与布局。硕士生在校生人数到“十一五”时期末达到2000人左右。

(三)学科方向建设

学科方向与研究方向的建设要与经济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特别要重视与首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结合。

应重点培育具有前瞻性和符合今后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的学科方向;对一些社会急需、对学科发展起关键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有所侧重地采取新的学科运行机制进行支持,并带动所属二级学科向新的学科方向发展。

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原有的研究方向;巩固和发展已具有一定水平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力争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四)大力推进本科专业的发展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实力雄厚的学科基础,专业 建设就难上水平。一个优势学科必然推动一个优势专业的建立,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要进行重点建设。每个本科专业都有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因此应将学 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做通盘考虑,力争新建成2~4个市级(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颇具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6~8个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 类院校中具有优势或特色的品牌专业,使本科专业实现在学科建设带动下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交叉专业群和交叉专业(方向)建设规划见表6、表7。

 

 

 

表6  部分交叉专业群建设一览表

学科关系

专业群名称

主要支撑专业

建成时间

建设目标

技术与

管理科学

环境工程、经济学、管理科学、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等

2006年

为北京市培养现代管理与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类人才

 

 

化工与

新材料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

2006年

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培养人才

生态与环境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

2007年

 

计算机与

通讯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它应用专业

2006年

培养计算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控制与

信息技术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006年

为北京市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光机电一体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汽车工程等

2006年

为北京市制造业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

表7  交叉专业(方向)建设一览表 

交叉

等级

交叉

学科门类

交叉专业(或二级类)名 称

交叉基础(二级类

或专业)

建设时间或建设目标

2006~2008年

2009~2010年

学科间交叉

经济学/

理学

金融工程

金融学/数学等

 

保险精算

保险学/数学

 

管理学/

理学/

工学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机械工程等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

工学/理科专业

 

工学/管理学/经济学

工业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管理科学/经济学等

 

学科内交叉

经济/经济

金融贸易

贸经/国贸/金融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信息技术

 

化工/材料

化工材料与应用

化学/高分子材料

 

 注:标#号为专业方向

七、实施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由专家组成的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强化学校学科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建设相关政策。

2、建立学科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组织专家评审,保证学科的建设质量。

3、建立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调动教学科研基层单位的积极性,鼓励广大教职工在我校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特别是在薄弱学科的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强调并落实学科建设的重心在学院(系)、院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实行“一把手工程”。学科群建设由院(系)一把手负责,学科点、专业建设由学科带头人或学科建设负责人牵头;每个学科方向都应有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各学院、学科点和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加强学科的拓展工作,“申博增点”工作要落实到人。对于拟增列的学科,采取提前立项建设的办法,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规定的目标,对拟增列学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二)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和改造力度,开展重点建设学科的评审和建设工作

1、将现有和拟增的学科按照其在未来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和调整,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进行建设和改造,对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教育进行质量和效益。

2、评审和建设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推动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为将该学科建成博士学位授予点、申报市级重点学科或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申报校级重点建设的学科必需是具备一定学科基础和优势,并为拟申报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

3、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校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与院、系、所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基础与上水平的关系。

4、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重点学科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学术队伍、实验室等)为依托,保证质量地完成加强对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建设(改造)专业的实施工作。

5、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工作的力度。加强基础学科,重点建设优势与特色学科,改造传统学科,扶持发展交叉学科,适时调整学科法学,构建学科群,合理调整学科布局。

(三)加大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使用

1、学校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支持,资金使用落实到人,本着“谁管钱,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市级重点学科的特色建设和建设经费的管理使用,使相关经费实际用于学科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2、学校每年拿出专款用于支持拟申报市重点学科和申报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的基础建设,使其达到“申博”条件,并发展为优势学科。

3、学校每年拨出专款为需要开设实验的研究生课程购置实验设备,解决研究生课程无专用教学实验设备的问题。

(四)深入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修订、规范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规范课程管 理,特别是研究生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教学与考核管理;鼓励开设学科前沿课程与特色课程,开展优质课程、重点(建设)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建设基 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课程群(系列课程)。

2、加强教材建设与改革,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校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支持学科前沿课程的建设或研究生特色课程教材的编著。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或学术活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每年进行应届毕业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表彰工作。

4、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多种渠道建立教学、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将西校区原经济实验中 心机房改建为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科研基地的环境和硬件设施条件,为教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继续加强对原有国家级和省部 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科技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并争取新增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5、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进程。设立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重点资助若干个教改项目;对于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要及时、足量落实相关专项配套经费。每两年召开一次教改研讨会,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一年一次的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励制度。

6、搞好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次教育教学成果奖,加大对优秀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

7、实施本科教育“新世纪十大教改工程”。包括: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验教学基地工程、学 分制改革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工程、教学名师工程、精品教材建设工程、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工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工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工程。其实施对于进 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搞好专业建设就有战略意义。

(五)实施人才强教,建设整体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1、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奖励基金”,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扶植和培养,在工作条件、科研经费、生活待遇等各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2、建立流动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师资队伍流动机制,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在流动中稳定师资、实现师资的合理配置;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引进高级优秀专业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3、建立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进修深造、提高业务水平;资深教师应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4、开展学术团队建设。以一名或数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领导协作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建立各学科的学术团队和导师队伍。

5、开展学术梯队建设。积极调整和优化导师结构,加快年青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为其业务学习、科研工作提供优越的条件。

(六)鼓励开展学术活动,强化学术氛围建设

1、拓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把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思想,掌握国际前沿信息动态,保证学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2、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校园内的学术层次,促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

3、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学术交流、专家教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广泛合作;与国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学生等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力争举办多项大型国内、国际会议,扩大学科影响,紧跟国际前沿,使学科建设沿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八)加强学科环境建设,建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1、学科建设工作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学校应拨专款建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学科建设、学位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籍、派遣等管理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图书馆、校园网、创新实验基地等公共平台建设为依托,为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环境保障。

我校学科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校应以学科方向反映特色,以学术队伍反映实力,以科学研究反映优势,以学术交流提高地位,以优良条件支撑发展,努力开创学科建设的新局面。